1. <thead id="ztxqg"><noscript id="ztxqg"><dfn id="ztxqg"></dfn></noscript></thead>

  2. <u id="ztxqg"><form id="ztxqg"><sup id="ztxqg"></sup></form></u>
    <s id="ztxqg"></s>
  3. <thead id="ztxqg"><noscript id="ztxqg"><blockquote id="ztxqg"></blockquote></noscript></thead>
  4. <wbr id="ztxqg"><nav id="ztxqg"></nav></wbr>
  5. <video id="ztxqg"></video>
    首頁 > 黨建專欄 > 知識園地
    堅持大農業觀大食物觀
    時間:2024-04-09 09:16:00  來源:《紅旗文稿》2024/6  作者:

     2024年,中央一號文件提出,“樹立大農業觀、大食物觀,多渠道拓展食物來源”。這是黨中央立足農業農村發展新形勢,順應食物消費結構新變化,對貫徹落實穩產保供提出的新要求。近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,“堅持大農業觀、大食物觀,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,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”。大農業觀、大食物觀是對糧食安全、食物安全內涵外延的不斷深化和拓展,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和提升食物供給韌性指明了方向。

    一、深刻認識大農業觀大食物觀的科學內涵

    2015年,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“樹立大農業、大食物觀念”;2017年,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“樹立大農業觀、大食物觀”;2023年,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再次部署,使得大農業觀、大食物觀的發展路徑愈發清晰。

    大農業觀從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發力,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。大農業觀的重要著力點在于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,以多元化的食物供給體系更好地滿足居民食物消費升級需求。一方面,大農業觀區別于依賴耕地資源生產食物的傳統農業,要求統籌考慮整個國土資源,充分挖掘資源稟賦優勢,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,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、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、要蛋白,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。另一方面,大農業觀不再局限于單一、平面的農業生產過程,而是強調通過技術創新、管理升級、產業協同等手段,構建立體、循環的農業產業鏈,兼顧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。

    大食物觀從轉變消費結構發力,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解決吃飯問題,不能光盯著有限的耕地,要把思路打開,樹立大食物觀。吃飯不僅僅是消費糧食,肉蛋奶、果菜魚、菌菇筍等樣樣都是美食。大食物觀以完善膳食營養指南為基礎,引導居民樹立科學的食物消費理念,形成兼具營養、健康與節約理念的食物消費結構。一方面,大食物觀強調在滿足主糧消費的基礎上,提高膳食質量和營養健康水平,推動國民膳食結構從“有的吃、吃得飽”向“吃得多樣、吃得科學、吃得健康、吃得綠色”轉變。另一方面,大食物觀強調加快編制適合國民體質的食物消費指南,科學培養居民營養健康食物消費觀念,引導居民厲行節約、反對浪費。

    大農業觀與大食物觀相輔相成,協力解決食物供給端和需求端的錯配問題?,F階段,我國食物供給與需求面臨著錯配問題,主要表現為食物生產不能完全適應居民日益多元化的消費需求,且居民營養不足與過剩并存、營養與健康知識缺乏等問題突出。大農業觀與大食物觀瞄準食物供需錯配問題,以順應消費端的需求結構變化為出發點,以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為目標,推動生產、加工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費等各個環節有效銜接,進而實現需求端與生產端相互適應的良性循環,在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,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    二、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的主要成效

    在大農業觀大糧食觀指導下,我國“糧袋子”更加飽滿,2023年人均糧食產量增至493公斤,遠高于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。我國居民食物消費基本完成從“吃飽”向“吃好”的躍遷,進入追求營養健康的新階段。主食、食用植物油消費相對穩定,肉蛋奶消費量持續增長。

    在大農業觀方面,農業資源開發初見成效。我國高標準農田建設成績斐然,到2022年累計建成10億畝,為糧食連續9年穩定在1.3萬億斤以上作出重要貢獻。鹽堿地綜合利用取得重大進展,截至2023年5月,我國形成土壤排鹽、土壤生物有機治鹽改土等八大體系40多項實用技術,累計推廣50多種耐鹽堿作物,鹽堿地面積總量減少、重度鹽堿地占比逐年降低。微生物技術成為農業新藍海,以食用菌為例,改革開放以來產量增長了700多倍,產值一躍成為第五大農產品。踐行大農業觀需要著眼整個國土資源,一些尚未合理利用的林地、草地、水域等資源,可能蘊藏巨大的食物空間。

    科技研發投入穩定增長。新一輪科技體制改革以來,我國財政農業科技經費從2015年的281.90億元提高到2020年的379.65億元,增長明顯。涉農企業逐步成為創新投入主體,2021年上市涉農企業研發經費平均投入1.13億元,相比2019年、2020年增長了16%、18%。農業科技整體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陣,2022年,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62.4%,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3%,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%,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超過45%,為農業注入了不竭發展動力。

    產業鏈條與需求基本吻合。為更好滿足市場日益多元化、高質化的需求,我國農業產業鏈條不斷完善,產購儲加銷各環節加快轉型升級,農產品更加多樣化、個性化、品牌化,助力消費向“吃得營養”“吃得健康”轉變。2023年,農業農村部公布了第一批178個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名單,通過示范帶動,提升全產業鏈標準化水平,涉及糧油、蔬菜、水果、畜禽產品、水產品等五大類與百姓密切相關的產品。

    在大食物觀方面,居民膳食結構逐漸平衡。我國居民食物消費已從“吃飽”向“吃好”轉變,逐步邁向追求營養健康的新階段。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,2019年我國人均每日熱量、蛋白質、脂肪消費量分別為3340千卡、105克、106克,與1980年相比,分別增長57%、95%、208%。從結構上看,食物消費逐步多樣化,主食在膳食營養中的地位明顯降低,蔬菜、水果及動物產品消費量明顯增加。“減油、減鹽、少糖”理念深入人心,一線城市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費量基本穩定略有減少。

    食物成分數據庫越來越健全。食物成分數據是一個國家必需的公共衛生數據、基礎戰略資源。截至2020年,國家累計投入4090萬元支持食物成分監測工作;建立了33個食物成分監測點,實現監測工作全國覆蓋。2010-2020年10年間,新增營養數據涵蓋6000余種食物,建立包括食物描述、圖片和數據資料的電子檔案,數據質量不斷提高,為我國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了基礎保障。

    制止餐飲浪費取得顯著成效。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后,各地各部門通過出臺相關文件、開展“光盤行動”,扎實推進該項工作,珍惜糧食、反對浪費的制度體系已初步形成。2020年,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專題調研組《關于珍惜糧食、反對浪費情況的調研報告》顯示,商務部在餐飲領域開展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”行動,“舌尖上的浪費”現象有所改觀,一些餐飲企業浪費現象比以往減少約80%,餐廚垃圾減少50%。

    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雖然取得一定成效,但也要認識到存在的一些問題。我國資源約束日益嚴峻,食物自給率持續下降,植物油進口依存度高。食物資源開發仍處于初步階段、科技研發投入不足且攻關多集中在種植業、農業產業鏈短且附加值低、居民膳食結構與科學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等,全面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需要我們多措并舉破解這些難題。

    三、加快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多渠道拓展食物來源

    加快國土資源潛力挖掘,多渠道拓展開發食物資源。以滿足居民多元化消費需求為導向,充分挖掘國土資源潛力,向森林、草原、江河湖海以及設施農業要食物。繼續夯實糧食產能,加大對主產區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力度,加快提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物質技術裝備條件;穩定棉花、油料、糖料作物種植面積,因地制宜支持新疆棉花、長江流域油菜、廣西和云南糖料的發展,打造農產品優勢產業帶;持續推動畜牧業綠色循環發展,積極發展種養結合、農牧互補、草畜聯動等綠色農業;加快建設現代海洋牧場,推動深水網箱、養殖工船等深遠海養殖發展。

    持續強化科技力量支撐,多領域提升創新體系效能。持續挖掘科技增糧潛力,以數字農業建設為契機,有效利用物聯網、大數據、5G、人工智能等技術,提高糧食生產效率和抗風險能力;在保障糧食研發投入力度的同時,推動農林牧漁業前沿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,擴大科技服務覆蓋范圍,為實現向山水林田湖草沙要食物提供技術支撐;加快推進鹽堿地綜合改良技術研發與集成示范,為拓展農業發展空間提供更多載體;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和高新合成技術,突破制約傳統農業發展的土地和氣候限制,為滿足多元化食物消費提供更多可能性。

    深化食物營養成分量化研究,科學構建食物營養量化體系。加快構建居民食物消費監測評估體系,系統開展基礎性調研工作,分區域、分群體收集食物消費量、營養素攝入量等數據,為科學研究與政策制定奠定扎實的數據基礎;加強食物營養科學研究工作,盡快建立統一標準的食物營養折算體系,并根據國人體質和消費習慣,制定差異化營養平衡膳食標準,為居民合理膳食提供參考依據;加快構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,主動將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,加快農產品全鏈條溯源建設,切實降低食品安全風險。

    加強產需對接機制構建,推動居民膳食結構優化升級。推動需求側管理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協同,堅持“營養指導消費,消費引導生產”原則,建立多元化、高效化的農業生產體系,充分利用大數據、互聯網等科技,及時掌握消費者需求,精準有效對接終端消費市場。加大健康食物消費理念的宣傳和引導,充分利用政府門戶網站、紙質媒體、短視頻、公眾號等傳播媒介,深化居民對食物營養和食品安全的認識;樹立節約糧食光榮、浪費糧食可恥的社會風尚,凝聚社會力量,形成全社會共同維護食物安全的良好氛圍。

      版權聲明:呼倫貝爾擔保網為開放性信息平臺,為非營利性站點,所有信息及資源均是網上搜集或作交流學習之用,任何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,否則產生一切后果將由您自己承擔!本站僅提供一個參考學習的環境,將不對任何信息負法律責任。除部分原創作品外,本站不享有版權,如果您發現有部分信息侵害了您的版權,請速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在48小時內刪除。
    熱點推薦
    平語近人
    平語近人
    黨員干部不可或缺的六種能力
    黨員干部不可或缺的六種能力
   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_亚洲太爽AVXXXX_在线电影日韩亚洲中文久_午夜精品网站亚洲一级在线
    1. <thead id="ztxqg"><noscript id="ztxqg"><dfn id="ztxqg"></dfn></noscript></thead>

    2. <u id="ztxqg"><form id="ztxqg"><sup id="ztxqg"></sup></form></u>
      <s id="ztxqg"></s>
    3. <thead id="ztxqg"><noscript id="ztxqg"><blockquote id="ztxqg"></blockquote></noscript></thead>
    4. <wbr id="ztxqg"><nav id="ztxqg"></nav></wbr>
    5. <video id="ztxqg"></video>